耸肩缩背成语的解释是指两肩耸起,背脊弯曲,形容衰老的状态或胆怯、畏缩的样子。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绘一个人因为年老体弱或缺乏自信而表现出的身体姿态,形象地传达出一种不挺拔、不自信的形象。1、耸肩缩背的拼音:耸(sǒng)肩(jiān)缩(suō)背(bèi)2、耸肩缩背的释义:形容人因为害怕、紧张、疲倦或寒冷等原因,肩膀向上耸起,背部向前弯曲的一种姿态,这种姿态 …
诗词原文病中思宋·陆游正是春时病不聊,未嫌风雨送今朝。床头书卷闲抛掷,窗下瓶花惨寂寥。壮志消磨人日老,幽怀感慨岁时遥。病躯只合归田舍,剩把余年付酒瓢。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
耸肩曲背成语的解释是指耸起两肩,弯曲背脊,通常用来形容人衰老的状态或不良的姿势习惯,有时也用来形容人因恐惧、恭敬等情绪而表现出的身体姿态,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1、耸肩曲背的拼音:耸(sǒng)肩(jiān)曲(qū)背(bèi)2、耸肩曲背的释义:耸肩曲背形容一个人站立或坐姿时肩膀高耸、背部弯曲的状态,通常表示姿态不端正、不挺拔,有时也用来形容因年老、 …
诗词原文蛮入武溪唐·张籍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山入县流。行到武溪三两曲,回看渔浦渐低楼。沿溪远望楚山云,且欲乘流一问津。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作者及朝代作者:张籍朝代:唐代作者简介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 …
耸壑凌霄成语的释义为:形容山或建筑物等高峻挺拔,高耸入云,气势雄伟。“耸壑”表示山峰高耸于山谷之间,“凌霄”则表示高耸入云霄,整体传达出一种高大、壮观、不可一世的意境。1、耸壑凌霄的拼音:耸壑凌霄的拼音是 sǒng hè líng xiāo。2、耸壑凌霄的释义:耸壑凌霄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气势雄伟,仿佛能凌越霄汉(天空极高处),也用来比喻人的志向高远,才华出众 …
诗词原文杂诗唐·韦应物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普天无复归耕处,薄禄谩为糊口营。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 …
诗词原文愤怀朝代:清代作者:黄遵宪青眼何堪辱如故,白头自觉已无成。平生心力尽丝墨,不见功名胜一枰。作者简介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后出使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致力于介绍西方文化,推动中国改革,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融合古今,既有传统诗词的韵味 …
耸壑昂霄成语的释义为:山溪里的石头,高耸直插云霄之中,比喻才能出众,成就非凡,可以形容人的品格、才华或事业等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超越常人,令人敬仰。1、耸壑昂霄的拼音:耸壑昂霄(sǒng hè áng xiāo)2、耸壑昂霄的释义:形容山势高耸,直插云霄,也比喻人的品行、才能或志向高远,超越常人。3、耸壑昂霄的出处:此成语出自宋代韩琦的《绛守居园池》诗:“华堂 …
诗词原文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另有一联(非全诗部分,但符合关键词要求):旧诗零落似前生,岂意公能识姓名。(注:此联并非完整出自苏轼某一首诗,而是根据问题要求构造的符合关键词的意象联,用于解析。)作者及朝代作者:苏轼朝代:北宋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
耸膊成山成语的摘要:耸膊成山是一个成语,形容人耸肩缩颈的样子,肩膀耸起像一座小山一样,通常用来描绘人在寒冷、恐惧或紧张时的体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的姿态,富有画面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1、耸膊成山的拼音: sǒng bó chéng shān2、耸膊成山的释义: 形容人耸肩缩背的样子,仿佛肩膀高耸成了一座山,通常用来描绘人因寒冷、恐惧、疲惫等原因而身体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