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怀古朝代:宋代作者:陆游赤县权宜非昔时,近闻谁复古人为。江山不改兴亡局,风月常存今古思。铁马金戈空自许,玉楼琼宇岂相宜。千秋万岁名何在,且尽樽前今日诗。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 …
渑池之功成语的拼音是“miǎn chí zhī gōng”,该成语源于历史故事,意指在渑池这个地方取得的功绩或成就,常用于形容人在特定场合或地点所展现出的出色才能或取得的卓越成绩。1、渑池之功的拼音: miǎn chí zhī gōng2、渑池之功的释义: “渑池之功”指的是在渑池这个地方取得的功绩或成就,通常用来形容在外交或军事上取得的重大胜利或成就,它来 …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创作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端贤祠怀古朝代:唐朝作者:李慕文作者简介:李慕文,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才华横溢,擅长以古为鉴,通过诗歌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思考,其作品风格深沉,意境悠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 …
诗词原文春日喜雨,兼呈使君、令尹唐·韦应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使君令尹各能文,政亦及民俱好春。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 …
"鼪鼯之径"成语的释义指的是鼠辈出没的小道,常用来比喻坏人或小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含有贬义,强调这些地方的隐蔽、卑劣或不受欢迎,用以警示人们远离这些不良环境或人物。1、鼪鼯之径的拼音: shēng wú zhī jìng2、鼪鼯之径的释义: 鼪鼯,指鼠类和小兽;径,指小路。“鼪鼯之径”通常用来比喻荒凉偏僻的小道,或是少有人走、隐蔽难寻的路径。3、鼪鼯之径的出处 …
诗词原文山居杂诗宋 · 陆游扶疏夏木浑如许,还想吾庐昼掩扉。静听微吟还独笑,新凉入竹暑全微。山居闲寂似僧家,煮水烹茶学弄花。门外不知春几许,半窗明月半窗霞。(注:您提供的两句诗为陆游《山居杂诗》的前两句,以下为全诗内容,以便更全面地进行分析。)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
"鼪鼬之迳"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指鼠鼬类往来的小路,比喻小人所走的邪道,也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法。它常用于形容那些行为不端、不走正道的人或事,带有贬义色彩。1、鼪鼬之迳的拼音:shēng yù zhī jìng2、鼪鼬之迳的释义:原指鼪(即黄鼠狼)和鼬(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如黄鼬)等小动物所走的曲折小径,比喻不正当的、偏僻的小路或途径,也常用来形容行为或方法的卑劣 …
诗词原文悼亡诗朝代:清代作者:沈德潜雪里同登我有诗,可怜同去阻同归。梁园日暮乱飞雪,极目苍茫独掩扉。作者简介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他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屡试不第,后得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沈德潜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诗学研究,主张格调说,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对清代诗坛影 …
笙磬同音成语的释义为:笙和磬发出的音响和谐,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配合默契,声音和谐,或者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步调一致,是一个富有和谐美好寓意的成语。1、笙磬同音的拼音: shēng qìng tóng yīn2、笙磬同音的释义: 笙和磬是两种古代乐器,笙为吹奏乐器,磬为打击乐器,笙磬同音形容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和谐一致,比喻人与人之间关系 …
诗词原文闲居宋·陆游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炉烟袅袅供吟笔,竹影萧萧入梦眠。身外功名空自惜,世间荣辱不须怜。只今惟有西窗月,曾见前朝宰相贤。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