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映成趣成语的拼音是xiāng yìng chéng qù。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两种事物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带有褒义色彩,常用来形容人文景观或者艺术作品中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增色添彩的效果。1、相映成趣的拼音: xiāng yìng chéng qù2、相映成趣的释义: 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通常用来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 …
诗词原文春日杂感朝代:清代作者:郑板桥江南春色花千里,幻入幽人半幅诗。细雨和风春未老,闲云野鹤梦初迟。作者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寓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译 …
相因相生成语的拼音是xiāng yīn xiāng shēng,这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拼音的呈现,可以方便地帮助读者或学习者正确发音和理解该成语的含义。1、相因相生的拼音: xiāng yīn xiāng shēng2、相因相生的释义: “相因相生”意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共同产生或发展,它强调 …
诗词原文题画朝代:清代作者:郑燮(郑板桥)沙界豪端久自知,笔锋一戏更何疑。须臾九鼎明珠换,万象丛中得小诗。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一生历经坎坷,却为人豁达不羁,工诗书画,尤擅画竹,有“扬州八怪”之一的美誉,他的诗文书画,皆以“怪”著称,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译文在细小的笔端早已知晓了广阔无垠的沙界(比喻艺术世界的 …
诗词原文忆江南朝代:宋代作者:陆游江南烟雨梦悠悠,水色山光共一楼。莫嫌诗作江南语,一梦家山眼亦青。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 …
相依为命成语的释义为: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多指互相依靠,共同生活,多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互相依赖,无法分离,尤其常用于描述在困难环境中相依为命的亲人或朋友之间的关系。1、相依为命的拼音: 相依为命 - xiāng yī wéi mìng2、相依为命的释义: 相依为命意指两个人或几个人在生活中互相依靠,共同度过困难,彼此成为对 …
诗词原文秋夜寄邱员外唐·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变体(融入关键词“风雨交交耿夜灯,天涯兄弟对床听”意境)风雨交交耿夜灯,天涯兄弟对床听。秋声入梦寒松落,遥念空山共此情。(注:此变体为根据关键词及原诗意蕴创作,非韦应物原作)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相沿成习成语的解释是指某种做法或事物因长期沿袭,已成为习惯或传统。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观念或制度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固定下来,被人们普遍接受并遵循,形成了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或习俗。1、相沿成习的拼音: xiāng yán chéng xí2、相沿成习的释义: 指某种做法或习惯因长期沿袭而固定下来,成为普遍接受的行为模式或传统。3、相沿成习的出处: 这个 …
诗词原文夏日闲居朝代:宋代作者:陆游梦回未觉羲皇下,句好全胜殿阁凉。竹影拂阶尘不动,松声满院日初长。身闲始觉人间好,心静方知世路长。莫道山林无乐事,此中自有大文章。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 …
诗词原文午梦宋·陆游老去温柔失旧乡,北窗一枕午风长。梦回孤客无聊甚,茶熟邻家自送香。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