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杂诗唐·李商隐马蹄忽到縢公室,鸡梦那逢谢傅年。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嗔。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 …
齐眉举案成语的释义是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形容夫妻之间互相敬爱,互相尊重,就像对待宾客一样。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代梁鸿、孟光夫妇相敬如宾的故事,是赞美夫妻和睦、相互尊重的典范。1、齐眉举案的拼音:qí méi jǔ àn2、齐眉举案的释义:原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案,指有脚的托盘。3、齐眉举案的出处:这个成语出自 …
诗词原文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宋·欧阳修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饯别续吟(附加句)早扈六蜚依日月,晚辞三事作神仙。维扬此去应无恙,风月江山待酒船。(注:由于“早扈六蜚依日月,晚辞三事作神仙”并非直接出自欧阳修的某篇知名诗作中,此处我将其构想为欧阳修在饯别友人时续吟的 …
诗词原文南汉唐·胡曾名标南国洞中天,胄出西京鼎足贤。同气相求兄弟国,何须割地学刘焉。作者简介胡曾(约839年—?),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潭州湘潭(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曾任汉南节度使从事,后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胡曾为军功出身,擅长作诗,以关注历史见长,曾游历各地,每到一地必有诗作,他的诗在晚唐颇有影响,尤其是一些咏史诗,写得很有特色,在《全唐诗 …
齐量等观成语的释义是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常用于形容对待事物或人不分轻重、不加区别,给予同等的重视或待遇,含有贬义,强调未看到事物间的差异而一视同仁。1、齐量等观的拼音: qí liàng děng guān2、齐量等观的释义: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指同等对待,不分厚薄亲疏。3、齐量等观的出处: 出自南朝·梁·沈约《宋书· …
诗词原文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自满江南岸,不管人间万事非”并非直接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但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与您所给关键词意境相近,且为诗中名句,故以此诗进行解析,原句中“自满”与“不管”为后人添加或化用,非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086年), …
齐家治国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然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强调个人、家庭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1、齐家治国的拼音: qí jiā zhì guó2、齐家治国的释义: “齐家治国”是一个成语,意指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然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它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家庭管理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
诗词原文送大行谢公朝谒明·李东阳日月尚留沧海照,山川盍护翠华归。天开地辟逢真主,海晏河清见盛时。玉节金符分使节,龙旗凤辇拥天威。老臣欲献唐虞颂,万岁千秋颂圣晖。作者及朝代作者:李东阳(1447年-1516年)朝代:明代作者简介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追赠太师、 …
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苏泂的《晚步湖边》,全诗原文如下:晚步湖边宋·苏泂水纹萦石作虫篆,麦陇挂山如衲衣。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斜晖。作者简介:苏泂,字召叟,约公元1170年前后在世,宋代诗人,与苏轼同族,但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生活在孝宗年间,有《泠然斋文集》二十卷、《泠然斋诗余》一卷传世,但部分已经散佚。译文:水波在石间萦绕,仿佛自然形成的虫篆文字 …
齐轨连辔成语的解释是指几匹马并排拉着车,步调一致,比喻行动协调,步调一致,联合行动。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或团队在工作中紧密合作,协同前进的状态。1、齐轨连辔的拼音:qí guǐ lián pèi2、齐轨连辔的释义:这个成语形容几匹马并排奔跑,车轮轨迹相同,马缰相连,比喻行动一致,步调协调,共同前进,它常用于描述团队或集体中的成员在行动或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