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往还勿谓兹山险,更有无穷万丈溪。的解释

诗词原文行山难唐·李涉往来勿谓兹山险,更有无穷万丈溪。峭壁悬崖横断路,飞湍瀑水洒征衣。前程未卜心先怯,归路难寻梦易迷。行到水穷山尽处,始知人世路难期。作者简介李涉,唐代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卒于唐昭宗天祐年间(904-907),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年曾隐居庐山,后应辟为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又遭贬谪,晚年任国子博士 …

欺天诳地成语的拼音

欺天诳地成语的拼音是qī tiān kuáng dì。1、欺天诳地的拼音: qī tiān kuáng dì2、欺天诳地的释义: 欺骗天地神明,形容言语行为荒谬无稽,妄图瞒天过海,欺骗世人,通常用来形容人做了极大的错事或说了极大的谎话,企图掩盖真相。3、欺天诳地的出处: 此成语出自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 …

仁杰思亲聊税驾,王尊念国欲鞭蹄。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思亲念国》朝代:唐代作者:李中仁杰思亲聊税驾,王尊念国欲鞭蹄。心驰魏阙情难已,梦绕庭闱泪满衣。月色照人人未寝,风声入户户初扉。何时得遂归田计,共话桑麻乐晚晖。作者简介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李中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那样名垂青史,但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 …

登临直上凌霄去,仰视何妨稳步跻。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登楼宋·陆游登临直上凌霄去,仰视何妨稳步跻。万象森罗开眼界,一襟萧洒对云霓。天风吹我身如絮,海月照人心似犀。欲问人间真胜境,此中应有最高梯。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 …

欺霜傲雪成语的解释

欺霜傲雪成语的解释为: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表现了一种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精神和品格。1、欺霜傲雪的拼音:qī shuāng ào xuě2、欺霜傲雪的释义:形容人或事物不畏严寒,坚韧不拔,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保持坚强和高洁的品质,欺霜指不畏霜冻的寒冷,傲雪则表示对大雪的傲然不屈。3 …

蜀道如天世路稀,那知五岭与云齐。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南岭行唐·柳宗元蜀道如天世路稀,那知五岭与云齐。千峰万壑不可度,唯有行人空自迷。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 …

欺世盗名成语的拼音

欺世盗名成语的拼音是qī shì dào míng。1、欺世盗名的拼音:qī shì dào míng2、欺世盗名的释义:欺骗世人,窃取名誉,指用欺骗的手段取得荣誉或地位。3、欺世盗名的出处:《荀子·不苟》:“夫是之谓不务名实者也,不务名实者,大人弗为,君子弗与,是秽德也,是欺世也,是盗名也。”4、欺世盗名的例句:他表面上装作很热心公益,实际上只是想欺世盗名 …

眼看过棹呱呱泣,谁谓衡州浪得名。的释义

诗词原文过衡州唐·吕温眼看过棹呱呱泣,谁谓衡州浪得名。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无近名。水石为家云作伴,无愁可解只须扃。何须更问长沙路,风物长留万古情。作者简介吕温(771年-811年),字和叔,一字灵均,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吕温自幼聪颖好学,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初授集贤殿校书郎,后历任蓝田尉、尚书郎、监察御史等职,他一生仕途 …

梁相合图烟阁上,郑公忽去雪山轻。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变体(融入关键词)梁相合图烟阁上,郑公忽去雪山轻。(此句为虚构融入,非原诗内容,以下分析基于原诗)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试,屡举进士不第, …

欺上罔下成语的释义

欺上罔下成语的释义为: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该成语形容一种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即对上级或权力者进行欺骗,同时对下级或弱势群体隐瞒事实真相,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1、欺上罔下的拼音:欺上罔下(qī shàng wǎng xià)2、欺上罔下的释义:欺上罔下指的是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形容玩弄手法,暗中作弊,欺骗上级和下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