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思乡唐·张籍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莼。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边。作者简介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长安,仕途并不显达,曾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等职,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现实生活,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 …
稽疑送难成语的解释是指考察疑问、呈送难题,形容探求学问或研究问题时,对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求解答的过程。这个成语体现了学者或研究者在面对难题时的严谨态度和求知精神。1、稽疑送难的拼音: jī yí sòng nàn2、稽疑送难的释义: 稽疑送难指的是将疑难问题提交给有关方面或专家进行考察、研究并解答,稽疑,指考察疑难问题;送难,则是将难题送去求解, …
诗词原文归田唐·韦应物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青绫故被留归我,白发祠郎便乞亲。欲问耆旧今谁在,几回吟绕水边村。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滁州、江州刺史、左 …
诗词原文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徐坚奉使江东知几春,此行重驾赤车轮。汉家天子今无恙,不遣将军出塞门。作者及朝代作者:徐坚朝代:唐代作者简介徐坚,唐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固,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学识渊博,尤精《三礼》,曾任太子文学、集贤院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参与修撰《初学记》、《六典》等重要典籍,是唐代著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译文我(张说)奉命出使江东已经不知 …
稽古振今成语的释义为:指考察古代的事迹,以振兴现代,即以古代的好事例来劝诫与鼓舞今人。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借鉴,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1、稽古振今的拼音: jī gǔ zhèn jīn2、稽古振今的释义: 稽古,指考察古代的事迹或典章制度;振今,则意味着振奋或影响当今,稽古振今整体意思是通过考察和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和智慧,来振奋和启迪当今的 …
诗词原文闲居杂兴宋·陆游若论安便无加此,秪恐旁求第一流。云影半开新睡起,日华初照小轩幽。清风拂面心先爽,绿竹临窗眼更明。莫道闲居无乐事,此中真意少人知。作者及朝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 …
稽古揆今成语的拼音摘要如下:,,稽古揆今是一个成语,其拼音为“jī gǔ kuí jīn”。这个成语用于形容探究古代的事迹,以考察当今的得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稽古揆今的拼音: jī gǔ kuí jīn2、稽古揆今的释义: 稽古指考察古代的事迹或制度,揆今则指衡量或评估当前的情况,稽古揆今整体意思是通过考察古代来评估或理解当前的事物或现象,强调历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公举所知当勿枉,上供易足更何求”,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虽然这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但我会按照您的要求,给出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到创作背景的全方位解析。古诗原文知足吟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青山绿水绕村流,公举所知当勿枉。田畴丰稔岁常好,上供易足更何求。人间纷扰皆如梦,唯有清心最自由。愿得长伴此间乐,不羡繁华不羡侯。作者简介李 …
诗词原文江行杂诗朝代:清代作者:查慎行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与吏人言如诏语,畏人知似畏天知。官贫思与青衫别,地僻频惊白雁来。独有江山供胜赏,夕阳多处倚危楼。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自幼聪颖好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 …
箕帚之使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持箕帚而为人服役的人,即供人差使的人,或指古代供人使唤的女仆,现泛指供人使唤的人,含贬义,也可用作谦词,形容自己甘愿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作宾语时用于自称。1、箕帚之使的拼音: jī zhǒu zhī shǐ2、箕帚之使的释义: 指持箕帚打扫庭院,充当洒扫的仆人,也比喻供人驱使的人或地位低微的人。3、箕帚之使的出处: 出自《汉书·韩信传 …